Friday, February 17, 2012

尋找經典的足跡

上週六參觀「百張經典設計椅」特展(A Hundred Years-A Hundred Chairs)。由文建會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策劃舉行,展出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(Vitra Design Museum)

藏的100張世界名椅,被國際媒體譽為是「最美麗的典藏」。很高興有機會目睹全球79個世界設計大師名作、人類百年生活史的100件經典名椅原件。

展覽特地規劃自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末具有開疆闢土意義的設計師經典作品,依年代序列劃分為9個展區,呈現每個年代因歷史變遷、文化撞擊下所催生的不同美學風格。

回顧經典椅的歷史,曲木傢俱在 19 世紀後半因為適合大量生產而流行, 表現新藝術風格優雅高貴的線條,為19世紀工業革命生產技術突破的代表作,自此工藝品不再只是貴族的專利。

1920年史上第一款鋼管椅問世,這種材質輕巧耐用的原料成為後來許多設計的靈感來源。被喻為20世紀最優美雅致的經典椅子之一的「巴塞隆納椅」,將鋼管洗練的外觀表現淋漓盡致,是現代主義發源的象徵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物資匱乏的時代,美國設計師開始與產業界緊密合作。伊姆斯夫婦(Charles & Ray Eames)、埃羅‧沙里寧(Eero Saarinen)、埃里‧柏托埃( Harry Bertoia) 等設計大師為美國家庭發想了適合量產的傢俱設計。北歐設計師漢斯‧韋格納( Hans Wegner) 與 亞納‧雅各布森(Arne Jacobsen) 製作木頭傢俱的先驅;而義大利設計師則將設計重點轉向如塑膠等更為新穎的材質。各式曲面塑膠材質、適合量產又兼具工藝美學價值的傢俱精品,
造就出1960年代的設計師盡情揮灑他們無邊無際的瘋狂想像力,積極實驗全新材質的可塑性。

邁入1980年代後,1980年代的特色則是同時探索個人主義及多元性,帶來各種前所未見的風格。椅子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傢俱作品,它成為設計師傳達個人意志的重要媒介,法國設計頑童菲利浦.史塔克(Philippe Starck)、朗‧艾拉德(Ron Arad) 與 蓋當羅‧比希(Gaetano Pesce) 等人是引領這股潮流的代表人物。

傢俱設計到了二十世紀的末十年,轉為探索簡約而創新的造型與材質,建築大師 法蘭克‧蓋里(Frank Gehry) 與極簡主義大師賈斯柏‧莫里森(Jasper Morrison) 正是此時期的重要人物。然而,想像力仍是形式概念不可或缺的準則,同時考量設計的功能性與量產需求的設計鬼才朗‧艾拉德與 馬克‧紐森(Marc Newson) 的作品就是仍懷抱想像力的最佳證明。

一張張椅子見證了各個時代設計美學的風格演變,其獨特魅力至今依然未減。

尋找自己心中對經典所下的定義是:

l 符合時尚潮流的重要象徵

l 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

l 記錄了人類工藝技巧的突破與創新



以下是我觀展後的推薦


PK22 Easy Chair 1956
PK22 Easy ChairPoul Kjærholm (1929-1980)


PK22 Easy Chair-著重在採用金屬與皮革作為創作媒材,藉此將結構的美感表出來。計靈感來自古希臘Klismos chair,經過再簡化為三個元素:椅腿、椅座連接夾(connecting clamps)。椅腳末端向外略折彎的角度,整張椅子懸臂座位藉由兩之橫樑(double cross beam)精確定位且平穩其架構,
讓身體很自然地靜靠休息,不會碰觸椅面前緣和靠背上緣。
PK22為北歐家具美學創造了新標準,
之後更藉由大量實驗所獲得的經驗,反覆地出現在其他作品中,
PK24(1965), PK20(1967)

Poul Kjærholm

A master of detail之稱呼,為國際知名家具公司Fritz Hansen家具設計師,是位工匠也是現代主義者。16歲的Poul Kjærholm離開童年成長的地方,前往哥本哈根就讀丹麥美術工藝學校,在學校與Hans Wagner 學習,大膽有遠見地從事新型材料和生產技術的實驗,1950年他發展出全新系列的家具基本概念壓製成型合板。並且深受國際設計師,如Charles and Ray EamesLudwig Mies van der RoheGerrit Rietveld等人影響。



資料來源:文建會、名椅好坐一輩子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